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鋼鐵研究總院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,按照中國鋼研黨委要求,扎實推進學查改有效落地,確保學有質量、查有力度、改有成效,堅持深學細查實改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。
一、發揮頭雁作用,構建“三級聯動”責任體系

壓實主體責任,黨委建立“黨委統籌、專班推進、支部落實”三級責任體系,制定“組織領導+學習研討+查擺問題+集中整治+成效總結”的“五位一體”工作方案。創新學習機制,構建“學研用閉環轉化”體系,累計開展“第一議題”學習12次,召開專題推進會4次,開展專項督導6次,推動整改任務與科研攻關、經營改革等重點工作同部署、同推進、同考核。強化示范引領,班子成員以“專題黨課+調研督導+整改包干”方式,牽頭攻克“學風會風不實”“不必要公務開支”“違規吃喝”等5類突出問題,形成部署、執行、反饋、提升閉環管理。
二、深化學用融合,打造“四維賦能”教育模式

溯源式學習強信念,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專題學習11次、讀書班6期,開展“沉浸式”研討6次,編制《學習資料匯編》6期;所屬黨支部開展“微課堂”學習20余期,覆蓋全體黨員、非黨干部和科研骨干。“鋼鐵先鋒 勇攀高峰 鋼鐵報國 科技強國”品牌建設入選第六屆國有企業黨建創新優秀成果案例。調研式推動促轉化,班子成員開展調研20余次,推動“先進特殊鋼全國重點實驗室”“稀土永磁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”等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,獲批國家級項目20項,國產G115?鋼、超低溫高強鋼等取得突破性進展,以硬核科技支撐國家重大工程。警示式教育筑防線,組織黨員干部赴北京市東城區看守所開展現場觀摩,發放《黨員干部“八小時外”紀律紅線》50余冊,通報典型案例12起,推動黨規黨紀入腦入心。實踐式攻堅顯擔當,建立“需求牽引、黨建賦能”雙輪驅動機制,班子成員深入涿州基地、試驗研究中心等一線調研,推動綠色低碳冶金工藝優化、特種合金冶煉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,新增授權專利48項。
三、強化標本兼治,構建“全周期”管理閉環

“三聚焦”推進查擺整改,聚焦制度完善,修訂《公務用車管理辦法》等制度16項,發布厲行節約倡議書,可控性費用實現同比下降。聚焦民生攻堅,建立“首問責任制”“限時辦結制”,解決職工工裝、心理咨詢服務、文體活動等職工關切問題,提升職工滿意度。聚焦長效監督,創新整改動態跟蹤機制,對整改任務實行“周調度、旬跟蹤、月總結”,整改完成率達80%以上。“三結合”推動成果轉化,結合服務國家戰略,承擔汽輪機轉子用鎳基耐熱合金及大型鍛件研制、海洋油氣水下管匯用雙相不銹鋼研制、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壓鑄用特大型模具鋼開發等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。結合賦能產業發展,推動特種合金材料在新能源汽車、海洋油氣鉆采、航空航天等領域應用,建立“基礎研究+技術攻關+產業孵化”全鏈條創新體系,在鞍鋼集團攀長鋼,針對特厚鋼板性能不穩定問題,組建“黨員技術攻堅組”實施“靶向攻關”。結合鍛造人才高地,實施“人才登高專項行動”,優化“引育用留”全鏈條,推薦省部級人才稱號人選21人次,行業領域優秀團隊及個人獎項5項。
四、突出作風淬煉,以學促干護航“材料強國”建設

黨建引領科技創新,與高校、企業開展“黨建+科技服務”技術合作交流20余次,技術服務覆蓋特殊鋼、工程用鋼、稀土永磁、冶金綠色化智能化工藝、工程期刊等領域。實干擔當提質增效,在涿州基地建設中,班子成員牽頭優化施工方案,實現設備搬遷“零延誤”;通過“清風護研”行動,構建科研項目全過程監督管理體系,搭建從項目立項到結題驗收的全周期監管鏈條。以學促干彰顯成效,今年上半年,鋼研總院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.6%,利潤總額同比提升,經營質效不斷增強。聚焦高溫合金、核聚變材料、氫能材料等前沿領域,攻克630℃超超臨界轉子鍛件、新一代核聚變實驗堆材料等“卡脖子”技術取得里程碑突破。在科技獎勵申報中實現歷史性跨越,彰顯科技創新“排頭兵”研發實力。通過深化“學研用一體化”機制,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周期有效縮短,為我國鋼鐵行業轉型升級、低碳綠色發展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核心材料保障。
鋼鐵研究總院黨委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與“國之大者”緊密結合,以“頭雁領航”強化責任擔當,以“學研用融合”激發創新動能,以“全周期管理”推動長效整改,形成了“學出忠誠、查透問題、改出實效、干出實績”的生動實踐,為服務國家新材料研發高地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。下一步,將持續深化“作風建設與科技創新”雙向賦能,以更強擔當書寫科技強國建設新篇章!